dddddd

每次在閱讀許多中國思想家傳記時,常發現許多思想家思想的轉捩點或覺悟點,並非在年少的十七八歲時,也非在四十不惑後才確定,而大多是在二十五六歲到三十五之間。在這段時間裡,有許多思想家陷入長期的茫然與困惑,但至終大多數的人都在這時期中,在尋尋覓覓與四處徬徨後,遇見了值得一生信仰的真理,決定勇敢地創造或推翻些什麼。接下來,就是一生為了自己理念奮鬥堅持的努力了。

孔恩在典範轉移理論中也提過,推翻典範的,總是年輕人。於是我常想,剛好也走到這年紀的自己,面對歷代思想家都曾有過的迷惑與徬徨,究竟我能做些什麼?或者,如果我不能勇敢地做些什麼,只是不假思索地選擇安全的路線,我是否就錯過了我這代年輕人應該盡的責任?

我不想錯過這年紀的自己應該有的勇敢,就算是錯的,也想放手去衝撞看看。

by 晶晶









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

成員介紹:楊舒雲

楊舒雲
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

關注領域:中國思想史、中國制度史。
碩士論文研究方向:大學中庸、唐宋科舉制度。
指導教授:梁庚堯先生、林啟屏先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目前研究成果:

1. 〈中唐心性之學成立過程的考察——以《中庸》的「經典化」為例〉,
國科會97年度大專生研究創作獎、國立政治大學97學年度全校史學論文獎。
2.〈余英時「君臣同治天下觀」再議〉,
發表於「2010年政治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生『中國文學』學術研討會」,
2010年6月26-27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對「指南潛研」的期許:

感謝芝慶學長,也感謝諸多籌備成員的熱情與努力,
讓「指南潛研」這個學術論壇,從在研討室裡的精心籌畫,一直到實際運作;
網頁的設置,讓人感受到一股熱情的力量正在逐步凝聚,心裡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動。

千言萬語,還是一句感謝。

期許論壇的運作順利,也期許學術上的同好們,在彼此切磋琢磨中,擁有更深的激盪與啟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