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ddddd

每次在閱讀許多中國思想家傳記時,常發現許多思想家思想的轉捩點或覺悟點,並非在年少的十七八歲時,也非在四十不惑後才確定,而大多是在二十五六歲到三十五之間。在這段時間裡,有許多思想家陷入長期的茫然與困惑,但至終大多數的人都在這時期中,在尋尋覓覓與四處徬徨後,遇見了值得一生信仰的真理,決定勇敢地創造或推翻些什麼。接下來,就是一生為了自己理念奮鬥堅持的努力了。

孔恩在典範轉移理論中也提過,推翻典範的,總是年輕人。於是我常想,剛好也走到這年紀的自己,面對歷代思想家都曾有過的迷惑與徬徨,究竟我能做些什麼?或者,如果我不能勇敢地做些什麼,只是不假思索地選擇安全的路線,我是否就錯過了我這代年輕人應該盡的責任?

我不想錯過這年紀的自己應該有的勇敢,就算是錯的,也想放手去衝撞看看。

by 晶晶









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

成員介紹:許嘉瑋

許嘉瑋,現就讀政大中文博士班,研究興趣為明清文學。

指南潛研-中國學術史論壇 籌備委員

單篇論文:
〈《西遊記》中的「秩序」問題探析--以取經路上五聖與遭逢群體之互動關係為切入點〉,《中國文學研究》第25期(2008年1月),頁115-145。

碩士論文:
《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──以評點與唱和為主的考察》,臺北: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,2009年。

對論壇的期許或感想:

當初研究群體與秩序,並未料到日後將參與論壇的創建,卻意外成為最實際的踐行,很多時候,學術便來自於一個小小的意外。任何活動都必須由參與者來推動,始終相信,是「人」讓看似單調、嚴肅的學術充滿溫度。一群人安安靜靜地在指南山下「潛研」,若有微光,或許是想吸引更多同好加入,也可能只是為了讓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,但一切的理由,絕非三言兩語能夠涵蓋。

然則,「潛研」與「虔言」是微妙的諧音,無論是擲地有聲的著作,或是多麼不成熟的論點,都需要一個平台,讓彼此可以交換意見,誠摯地激盪,論壇之成立便是扮演這樣的角色。許多前輩同樣懷抱如此虔敬的心情,潛入學海,毛澤東曾有「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」之語,未免狂傲,但狂者進取,「雖不能至,心嚮往之」。是為誌。

1 則留言:

  1. 另外 可以多提一些關於指南潛研的想法 五十多字就可以了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