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ddddd

每次在閱讀許多中國思想家傳記時,常發現許多思想家思想的轉捩點或覺悟點,並非在年少的十七八歲時,也非在四十不惑後才確定,而大多是在二十五六歲到三十五之間。在這段時間裡,有許多思想家陷入長期的茫然與困惑,但至終大多數的人都在這時期中,在尋尋覓覓與四處徬徨後,遇見了值得一生信仰的真理,決定勇敢地創造或推翻些什麼。接下來,就是一生為了自己理念奮鬥堅持的努力了。

孔恩在典範轉移理論中也提過,推翻典範的,總是年輕人。於是我常想,剛好也走到這年紀的自己,面對歷代思想家都曾有過的迷惑與徬徨,究竟我能做些什麼?或者,如果我不能勇敢地做些什麼,只是不假思索地選擇安全的路線,我是否就錯過了我這代年輕人應該盡的責任?

我不想錯過這年紀的自己應該有的勇敢,就算是錯的,也想放手去衝撞看看。

by 晶晶









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

「道欲通方而業須專一」─「指南潛研」成立宣言

這是一個以文科研究生為主體的討論會, 所討論之對象,則是以中國學術史為主軸。

當然,研究生本就各有專業領域,科系亦異,因此往往導致很多人一談起學問來,壁壘分明,楚河漢界,分得清清楚楚,隔行如隔山。可是為學固然必有其專,有其著力點與基本面,這是「入手處」,就好像要進一個大房子,儘管門戶各異,始終只能選擇一個門面,但下手著眼之時,整個視野與胸襟卻可以是開闊的,由某扇門進入,並不妨礙心中整個房子的形象。入手不同,形象或異,但因為我們擁有的是整體形象,所思所想,無不以此為歸趨,在此之下,對小問題可以深研、可以窮追,問題之間也可以連繫、可以會合,但不會被問題限制。因此,由博反約,既有其通,亦有其專,這不是說什麼都精、什麼都行、什麼都來,畢竟太多「什麼」,往往等於「什麼都不是」,此非真通。真正的通,是格局的通、境界的通,循此而往,正能帶動知識的會通,這是眼界度量的提升,是豁蒙知達的體悟。換言之,就是找到自己力之所及、性之所近的範圍,然後以此擴充,畢竟大家學力、經歷不同,都有屬於自己興趣跟專長,但力求專精之餘,還是要通,藉用梁啟超用過的名詞,就叫「以收縮為擴充」。反過來講,讀了再多的書,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本身、尋找自己的思考基礎,由博反約,然後安身立命,出新解於陳編,這就是「以擴充為收縮」。

可是,世上書目何其廣,議題何其多,一個人又該如何窮己之力,擴充文史哲,收縮經史子集?這樣擴來縮去,什麼都不精,又有何益?因此,討論會的成立,就是希望能集合許多各有專長的研究生,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上發言,然後在別人的領域上學習,互相研討以益己、以助人,以期能趨近中國學術史的真理與意義。在此,「學術」一詞的具體針對對象,是指對經學史、思想史(包括文學思潮)領域有研究的研究生。當然,如果您的研究主體並非上述領域,卻也關注這些議題,並且願意加入討論,我們當然也是極為歡迎的。

但是這種作法也許會產生一些疑慮,若然研究生各有關心議題,一討論起來,會不會焦點分散,流於空泛?當然這種顧慮是對的,但我們也有因應之法,首先,對於論文發表者,在評論人選方面,我們會先優先選擇相關領域的研究者,不限本會成員。再者,在參與成員方面,皆有許多專精領域研究生參與,在相關議題的討論上,應不致於會流於各說各話,難以理解。更重要的是,相信在大家努力之下,以擴充為收縮,以收縮為擴充,應該會是很有意義的活動。  

章學誠說得好:「道欲通方而業須專一」,或許,在通方與專一之間,我們都應該好好找尋其間的平衡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